智能設備描繪出一幅幅“數字春耕圖” 希望的田野迸發勃勃生機
記者來到了雙遼市雙山鎮秀水村,此刻,農戶們正分工協作進行秧苗的放盤、覆土等育秧環節。在當地,普通農戶小規模育秧,大棚的面積大多是兩三百平方米,而這座育秧工廠單體占地面積達到了4萬平方米,能實現集中連片育秧。在使用同款育秧機的前提下,免去了人工來回在多個大棚里轉運育秧材料和設備的時間,作業效率可以提升3倍左右。現在,一座工廠全部鋪滿秧苗盤,經過25到30天的生長,可以產出3000多萬株水稻苗,能滿足大概350公頃的水稻種植需求。這樣的育苗量,三天就可以完成。
效率提升了,育苗的質量怎么樣?我們再來看看育秧工廠的第二個優勢,就是實現統一管理。在育苗環節中,托盤底部需要先裝上土,鋪上種子后,再覆上一層土。在工廠里,這些土是非常有講究的,按照農技專家的指導,育苗用土是由有機質含量比較高的腐殖性物質、殺菌劑等復配而成,在保障秧苗養分的同時,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在這樣統肥統管的模式下,可以使每一粒種子均勻提質生長。
俗話說苗好七分收,秧苗長得是否壯實,種子播種質量是第一關,田間管護也尤其重要。育秧工廠采取智能化管理,一個人一部手機就可以操控灌溉、溫控系統,遠程控制秧苗所需的光照、水分和肥料。工廠內的新型移動噴淋設施可根據棚內濕度自動開合,能更精準地控制苗床的干濕度,為秧苗生長提供最適宜的水分。
在工廠的精心呵護下,這里的水稻種子現在已經發出嫩芽。還有二十多天,一般當水稻長到“三葉一芯”的時候是適宜栽種期,這個時候,水稻根系形成,更加強壯,高度也能和插秧機相匹配,農戶可根據土壤墑情和天氣情況開始插秧。為了保障春耕生產,當前,雙山鎮的鹽堿地綜合治理試點項目也在加緊施工,灌排、地力培肥等工程結束后,預計水肥一體化覆蓋面積可超6500畝,糧食總產量可增加2000噸以上。
湖北孝感:維護水利設施保灌溉 細水長流潤良田
在湖北孝感,近日高溫少雨天氣疊加農田用水高峰,如何保障春灌供水?當地通過啟動泵站抽水灌溉、修護水利設施等措施,讓春耕生產“細水長流”。
湖北孝感孝昌縣王店鎮種有油菜2.5萬畝、小麥1.14萬畝,連續的高溫少雨天氣讓種植戶很發愁。得知情況后,鎮村干部和農技人員來到田間地頭,與村民一起摸排處理。經過對周邊地勢、水源分布以及泵站設施的綜合考慮,決定啟動泵站從附近河流抽水灌溉,解決農田的用水問題。
在安陸市接官鄉長山村,當地干部群眾正加緊維護當地的千口堰河,為灌溉“舒筋活絡”,打通春灌“生命線”。
接官鄉新龍村則制定詳細的水稻育秧灌溉用水計劃,有序做好各灌區的堰塘水儲備,讓每一畝農田都“喝到飽”。
廣西北流:荔枝花盛開 授粉采蜜兩不誤
在廣西北流市,近40萬畝荔枝花陸續盛開,吸引了不少周邊省份的蜂農前來,蜜蜂在采蜜的同時還能幫助荔枝花授粉,助力荔枝豐收。
由于今年北流市的荔枝普遍開花良好,來自四川、貴州、云南等多地蜂農前來養蜂釀蜜,每位蜂農都帶來超過100箱上萬只的蜜蜂。
據了解,荔枝花是雌雄同株異花,蜜蜂是很好的授粉媒介,可以提高坐果率、確保荔枝豐收。
北流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韋偉稱:“清明以后氣溫比較穩定,沒有極端的高溫,也沒有極端低溫,對荔枝授粉坐果非常有利。水肥管理和防病蟲害這兩點做好,今年荔枝豐收在望。”
福建連江:海上春耕忙 2000萬尾大黃魚開始“分家”
海上也是一派繁忙景象。經過一年多的養殖,福建連江投放到海里的2000萬條大黃魚苗已長到100克到200克,為了讓它們更好地生長,漁民們這兩天開始在養殖漁排上忙著給魚苗“分家”。
這批正在分苗的大黃魚是連江縣本土培育的“岱衢族”大黃魚,總數量約2000萬尾,是去年春季投放到定海灣塑膠漁排上養殖的。當時每條重約1克多,現在已經長到了100克到200克不等,分苗是為了讓它們更好地生長。
除了給大黃魚分檔,漁民們還要將從小就混入網箱里的河豚、鱸魚、鯽魚等其他魚類分揀出來。
漁民們介紹,大黃魚分苗之后,個頭較大的會全部搬進深水網箱養殖,等養到一斤左右再搬到深遠海養殖平臺進行類野化養殖,之后就可以上市出售了。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智能設備描繪出一幅幅“數字春耕圖” ...
春耕春管時節,吉林地區的水稻育秧工作目前已經完成九成以上。在雙... -
從“賞花1.0”到“產業2.0” 特色產業...
位于山西省安澤縣的150萬畝野生連翹近日迎來盛花期,當地農戶們進入... -
新華時評·首季中國經濟觀察|中國經濟...
16日,中國經濟首季成績單出爐,GDP同比增長5 4%,多項具體經濟指... -
國內國際雙循環、供需兩端發力 多部門...
近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2025年工作方案... -
“一季報”成績單亮眼 中國經濟高質量...
2025年,中國經濟開局怎么樣?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季度的... -
納指收跌超3% 英偉達重挫逾6%
美東時間周三,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指數收...
- 智能設備描繪出一幅幅“數字春耕圖” 希望2025-04-17
- 從“賞花1.0”到“產業2.0” 特色產業“以2025-04-17
- 新華時評·首季中國經濟觀察|中國經濟“開2025-04-17
- 國內國際雙循環、供需兩端發力 多部門出臺2025-04-17
- “一季報”成績單亮眼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2025-04-17
- 納指收跌超3% 英偉達重挫逾6%2025-04-17
- 3月物價21地下降,“未來或溫和上漲”2025-04-17
- 中柬“明星航線”鄭州至金邊越飛越穩2025-04-17
- 一加 13T 將于 4 月 24 日正式發布,2025-04-15
- 時空觀察丨“關稅戰”沖擊下,我們如何做好2025-04-14
- 市場監管總局第一季度批準發布372項國家標2025-04-14
- 兩部門:組織開展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工2025-04-14
- “世界超市”熱鬧依舊 義烏老板用心續做“2025-04-14
- 中國海關總署就中美貿易局勢作回應2025-04-14
- 五糧液作為“中國館高級合作伙伴”閃耀20252025-04-14
- 一季度開局平穩,中國外貿展現強大韌性2025-04-14
- 中國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創歷2025-04-14
- “桂字號”品牌集中亮相第五屆消博會 吸引2025-04-14
- 港澳臺僑企業踴躍參展消博會 冀立足海南開2025-04-14
- 崇啟公鐵長江大橋主塔建設迎新進展2025-04-14
- 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閉幕2025-04-14
- 3月金融數據增長態勢良好 對實體經濟支持2025-04-14
- 我國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加速推進2025-04-14
- 海關總署推進智慧海關建設與合作2025-04-14
- 海關總署:外貿大省勇挑大梁,一季度貢獻我2025-04-14
- 海關總署:一季度中西部地區進出口快于全國2025-04-14
- 海關總署: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2025-04-14
- 海關總署:今年一季度中國對歐盟進出口1.32025-04-14
- 海關總署:中國大市場始終是世界的大機遇2025-04-14
- 海關總署:民營企業是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