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圍繞吸引長錢入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內容,監管部門著力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促進投融資平衡,資本市場生態迎來新格局、新變化。
“長錢長投”制度日益完善
從“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到“擴大互換便利參與機構范圍”,從“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到“2025年起還將進一步降低基金銷售費率”……一年來,支持“長錢長投”制度不斷完善。
入市長錢明顯增多。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自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設立以來,已有超450家上市公司獲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支持,貸款金額上限合計超過900億元;人民銀行已指導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開展兩批互換便利操作,金額超過1000億元……
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第二批試點機構總計批復試點額度1120億元,參與的保險機構更多,目前各機構正在加快進度,盡快推進私募證券基金設立及投資工作。
“長線資金作為市場的壓艙石,管理風格穩健、投資期限長的特點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股權風險溢價。”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保險公司、公募基金與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別為中國股票市場帶來1萬億元、5900億元與1200億元的增量資金。
監管執法效能提升
從“健全程序化交易監管制度”到“進一步加強高頻交易監管”,從嚴肅查處操縱市場惡意做空等違法違規行為到嚴懲“技術性離婚”減持、繞道減持、“閃電套現”等違規減持行為……一年來,交易監管力度持續加強。
新“國九條”提出,加強交易監管,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對此,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說,程序化交易監管升級、整治非法薦股等亂象等舉措,將有效提振投資者信心,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從“強化市場風險防范處置”到“做好跨市場跨行業跨境風險監測應對”,從“將重大經濟或非經濟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影響評估內容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框架”到“建立重大政策信息發布協調機制”……一年來,有關部門持續強化股市風險綜合研判,預期管理機制不斷健全。
在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看來,健全預期管理機制不僅關乎企業自身健康發展,更關系到投資者的根本利益和全市場的生態環境,能夠為穩定市場預期、增強上市公司及投資者信心創造有利條件。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完善應急機制和預警機制。
監管執法效能提升,投資者保護力度不斷加強,一批批典型案例落地:依法處罰恒大地產、華道生物等欺詐發行案件,極大震懾發行注冊環節違法違規;嚴肅懲處錦州港等惡性財務造假案件,有力整肅凈化市場環境;與財政部協同,嚴肅查處恒大地產審計機構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中準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服務機構……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
當前,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正加快推進。
在投資端,促進長期資金入市、壯大耐心資本、提高市場流動性仍是改革重點。從“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指導意見”到“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實施方案”,一系列舉措陸續出臺,推動政策落地見效是關鍵。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說,下一步的重點是,進一步推進社保基金、商業保險資金及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通道建設,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痛點和堵點。這樣做,既能為機構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結構化資產配置選擇,又能為市場持續注入流動性,可以形成良性互動格局。
在融資端,提升資本市場的包容性、適應性、可投性,助力科技創新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多點突破。
中信證券宏觀與政策首席分析師楊帆關注到,監管部門多舉措支持科創融資服務,通過上市、債券、可轉債、優先股、資產證券化、期權、期貨等多種工具,打好科技創新“組合拳”。
多位專家認為,還應進一步督促上市公司加強市值管理,提升創造價值和回報投資者能力意識。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說,市值管理思路要進一步拓寬,即在有序開展現金分紅、積極實施增持回購的同時,強化投資者關系管理、鼓勵企業開展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活躍并購重組交易等。“更為重要的是,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綜合運用以上方式為市場注入強勁信心。”他表示。